4月8日,淅淅沥沥的春雨飘来一阵寒意,但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一群有些“特殊”的医务工作者内心火热,充满着干劲。
上午7点10分,解除14天隔离返岗上班的贵州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成员、贵中医大二附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卫松早早地到了单位。正式上班后的第二天,扫健康码、测量体温,进院前,特殊时期的准备工作一个都不能少。
换上白大褂,整理好口罩,李卫松熟练地打开电脑。今天,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完善、核查昨天的手术报告,“要确保没有任何重要信息点遗漏”。
8点,完成交接班工作,梳理昨日情况;
9点,查房,近距离询问、了解病人症状;
10点,准备下午的第一场手术。
“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一件又一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看完病历本的李卫松,扶了扶眼镜,嘴角不自觉上扬。
“想尽可能多做一些,留守在家的战友们辛苦了”
随着贵州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贵州各大医院的工作也逐步回到正轨。
“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就赶上三场手术,病人也变多了。”有些微胖、活泼爱笑的李卫松是科室“活宝”,离开医院的这些日子,大家都非常想念他。
前方的全力拼搏,离不开后方的鼎力支持。
作为全科室奔赴湖北的医生代表,李卫松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是带着整个医疗组的嘱托一起去的,还好,没给他们丢脸。”
谈及在湖北与贵州的工作对比,他沉思了3秒,“氛围不一样了。”
千里逆行,与病毒搏斗,一切都是未知。心中满是忐忑,甚至还有一些恐惧。
“那会对武汉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工作环境也不熟悉,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进舱工作6小时,真的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李卫松笑着说,回到贵州后,连续完成3台手术都不成问题。
“回家”后的李卫松,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我体格大、身体素质好,回来后想尽可能多做一些。”李卫松坦言,留守在家的战友们长时间、超负荷坚守在岗位上,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体力已经完全恢复,可以尽快融入原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帮战友们分担一些重任。
“只是战线不同,大家都是英雄”
“看下14床的病人药物情况。”
“宋芳,做好弹性B超检查准备。”
贵州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成员、贵中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护士长曹菲霞一刻不停地忙着记账、医用物资领取发放、人员调配协调等工作。
她说,刚上班的这两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之前交代的一些工作重新接手、梳理,以便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曹菲霞为患者做B超检查
“除了日常工作的管理工作,我还接到了新的任务。”曹菲霞说,要将去武汉战疫的宝贵经验整理成PPT,做好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护理相关的紧急预案。
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系的老师,她也在紧锣密鼓的为学生录制网课,以及预备好了开学后的现场教案和作业。
经验分享,成为曹菲霞从湖北回来后的又一重要工作。
“很荣幸能成为我们贵中医大二附院援鄂医疗队的代表之一,我们能在前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少不了后方的同事们的全力守护。”回想起在武汉的点点滴滴,返程时全省人民、全院同事、全家亲朋的热情迎接,曹菲霞不禁红了眼眶。
曹菲霞(右一)与贵中医大二附院院领导、同事合影
4月1日,在贵中医大二附院为他们举行的简短而又浓重的欢迎仪式上,所有人都在致敬英雄,欢迎英雄。但在曹菲霞心里,大家都是英雄。“只是战线不同,但相同的目的都是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感动,感恩,感谢,能再次回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真的太幸福了。”
“共同战斗,疫情防控不松懈”
9点半进手术室,中午12点半结束,长达三个小时的肾透析手术顺利完成。
这是贵州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成员、贵中医大二附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张雄峰返岗工作以来接到的第一场手术。
“看来,我的‘手艺’还是没有生疏嘛!”张雄峰幽默地说。
4月8日,也是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的第一天,“封城”76天,这座英雄的城市终于按下“重启键”。
作为“见证人”之一,走出手术室,看到这则新闻后张雄峰感慨万千,在武汉经历的一幕幕场景,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张雄峰在武汉方舱医院内与小患者合影
2月15日,第五批贵州院鄂医疗队驰援武汉;
3月10日,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3月19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的贵州援鄂医疗队陆续返程,凯旋而归。
……
如果努力可以计量,全国医护人员蒸发的汗水汇聚在一起,应该可以汇聚成一条大江。
“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来之不易,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场战疫远未结束,从湖北到贵州,只是换了一个战场。
返岗后的张雄峰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警惕。“只有严防死守、严阵以待,我们才能有能力守得云开见月明。”
- 上一条:[战疫情]姚血明:难忘黔鄂深情厚谊
- 下一条:[战疫情]【英雄回家】往后余生,终是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