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视点>>正文
《贵州日报》五十载薪火相传 半世纪砥砺奋进
时间:2015/11/16 17:21:40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 编辑:王彦

 

 

贵阳中医学院自创办始,于今整整五十周年。

五十年一路行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己任,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培养中医药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五十年继往开来,矢志不渝,贵阳中医学院正朝着建设成为立足贵州、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中医药大学目标砥砺奋进。

艰苦创业 逆境坚守

1965年初,由部分著名老中医共同提出的"创建贵阳中医学院"的建议,引起贵州省委省政府、卫生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支持。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当年,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历史上第一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创立。

             1965年,国务院批准贵阳中医学院成立。

半个世纪前的国情省情,决定了这所高等学府必定历经创业艰苦。

贵山之阳,东山脚下,南明河畔,甲秀楼旁。

条件有限--10多万元办学经费,60亩校园,两幢楼房,两个实验室,一个显微镜室、一个标本室,小礼堂兼作教室……

梦想无垠--缺乏教材,老师们自编、油印,50多位教师几乎人人身兼多门课程;数百名学生学而不厌,如饥似渴……

基础甫奠,风雨骤来。1966年起,"文革"席卷全国,学院各项工作遭到干扰和破坏。身处逆境,贵阳中医学院人没有放弃服务发展,积极参与资源调查、巡回医疗、农村办学,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大量来之不易的成果;一些专家领受国家任务援助非洲几内亚比绍,坚守着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初心,以仁心仁术,谱就一曲曲妙手回春之歌,在大洋彼岸流传至今。

励精图治 继承创新

春风化雨,万物复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阳中医学院各项工作回到正常轨道。随着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恢复,激发了干部、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招生。沉寂多时的贵阳中医学院校园,又现期盼多时的弦歌一堂景象。

贵阳中医学院建校初期的校园。

十年"文革",致使贵州省中医教学人员严重匮乏,中医临床人才严重不足。1978年,贵阳中医学院开办中医研究班,从报名的700多人中录取56名。两年后,从中遴选30余名留校工作,充实了师资力量。此后,第二届中医研究班开办,引进人才工作持续进行,学院教师队伍日渐壮大,教师们结合实践,潜心治学,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科研成果在国内产生影响。

随着各项改革的层层推进,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贵阳中医学院迎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老一辈师长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医术得到传承;新一代学者学术成果首次在国外产生影响。成立新的系部,筹划新的专业,引进外籍教师,增进学术交流,开启对外合作……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贵阳中医学院代有才人:袁家玑、许玉鸣、王祖雄、石玉书等国手如列宿高悬,星光璀璨;杨济中、林修灏、陈德媛、冉懋雄等名家致力贵州民族医药发掘整理研究著作等身,成就卓显;石恩权、彭显光、沈冯君、时光达等杏林妙手引西济中,推陈出新;国医大师刘尚义更成为当代贵州名医的杰出代表。大师亲炙,名家承训,成为校园一道耀眼的风景。

前辈师长潜心中医经典,发皇古义,熔铸新知;重视国学传承,言传身教,精益求精;深耕民族医药,挖掘整理,转化创新;带动学科团队发展,格局理念自此厘定。

1981年,贵阳中医学院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同年,贵阳商业医院划入成为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0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院整体并入,临床与科研得以加强;2002年,滇黔桂石油勘探局技工学校整体划入,校园逼仄的状况得以缓解。2014年8月,花溪校区建成,学院主体迁至占地面积1500亩的新校区,校园总面积增加到1800亩,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用地瓶颈彻底打破,形成花溪、甲秀、二戈寨3个校区,在校生突破万人,规划容纳学生1.7万人的办学格局。

学校由最初的一个系,发展为现有的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14个二级院(部),有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等10余个科研机构,以及两所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临床实习(教学)医院、46个非医类专业实习基地。迄今,贵阳中医学院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巍峨殿堂。

凝心聚力 深化改革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05年以来,贵阳中医学院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的新时期。

教学无疑是一所学校的最基本教育活动。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加了中药制药、中药栽培等9个专业(方向)。为顺应和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2015年又获批新建苗医药学院和中医养生学院两个二级学院。

学校实施青年教师"种子"计划,开展各种教学竞赛,评选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活动,切实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启动实施卓越中药师、卓越中医师培养方案,构建起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硕果累累,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58部。教学质量工程成绩突出,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7个,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7个;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2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1项;涌现了一批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建成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5个,承担省级以上专业综合教改项目4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合作办学稳步推进,"贵州省千人留学计划"平稳启动。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年终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君子怀德,温润如玉。历代师长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医术学养、宽广的国学底蕴、仁厚的济世情怀,确立了后辈学人的立身之本。

五十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培育英才4万余人,涌现出大批弘扬中医文化、服务经济社会的优秀人才,如世界肿瘤学会会员、西南抗癌防癌学会秘书长温彪霖,中国全息医学研究会奠基会员田济源教授,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会长郑建华教授,全国骨伤名师、香港中文大学沈冯君教授,武装警察部队第一个医学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许建阳教授,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特等奖、香港2005年IT金奖获得者、863项目"中国虚拟人"课题组核心成员谢永明教授,全国民族医药重点建设专科学科带头人文明昌教授,贵州省卫计委副主任张光奇教授等等……

其中,有的潜心民族医药(苗医药)事业竟成业界翘楚,贵州百灵企业集团董事长姜伟,云南保元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段兴,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战彪,贵州四海药业公司董事长吕四海……

更多的,成为我省基层中医药机构的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贵州省名中医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上。

加强科研是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呼唤。贵阳中医学院科研工作持续向纵深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五年来获批科研项目1406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项48项,发表学术论文3217篇,出版专著58部。学校加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度,组建中药、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科研平台和重点学科特色科研平台,现已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和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实验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实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微量元素与健康》办刊质量不断提高。

新时期,贵阳中医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明显改善,学院现有的800余名教职工当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22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15名,硕士生导师315名,9个师承博导,6个兼职博导。高水平人才不断涌现,现有国医大师1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7名,首批全国骨伤名师2名,贵州省名中医38名,还有一大批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学校现有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研究生创新基地4个。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师资建设成效明显。

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贵阳中医学院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取得重大突破,现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硕士授权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现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至20个,专业硕士授权点4个。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国际中医药培训班。

近年来,贵州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做大做强大健康医药产业,并主打民族药(苗药)特色。作为贵州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贵阳中医学院在苗医药文化的研究及苗医药特色学科设置、人才的培养上,为我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

两所直属附属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建设取得突破,实现从"小综合、大专科"到"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转变,确立了以医疗为"体",教学和科研为"翼"的"一体两翼全面协调发展"模式。两所附院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质量监控,狠抓学生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学生临床技能。

医教协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学校现已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5个,建立了19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

学校着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深化人事改革,进一步调动了教职医护员工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校五十年来,历经风雨沧桑,贵阳中医学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一批批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服务社会 产学研协同

即将来临的"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贵阳中医学院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省委省政府把中药、民族药产业作为贵州省"五张名片"之一大力打造,贵阳中医学院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是贵阳中医学院的办学特色。学校多层次的苗医药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了基层民族医药人员的提高和再教育,首创的苗医药本科教育,至今仍是国内唯一基地。学校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副会长单位、二级学会苗医药分会的会长单位、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的会长单位,承担起推动以苗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和发展的重任。目前,该校与美国、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及国内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贵州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

五十年来,贵阳中医学院形成了贵州省最完整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体系,正进行中药民族药资源开发、种植、鉴定、方药配伍、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及新药临床研究等一系列中药民族药研究工作,每个环节对贵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均起到了很强的助推作用。学校主持和参与开发的中药民族药产品有43个。目前上市的154个地标升部标的苗药品种,70%由学校人员和毕业生开发或参与开发。其中,有8个单品种年销售额均超过亿元,"仙灵骨葆胶囊"三年前销售额已超过8亿元。

贵阳中医学院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和"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近年来,学校与省内十二家著名制药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研究经费达700万元,企业获得的项目总产值达16.8亿元。派出科技人员为黔北、黔西北、黔中、黔东南、黔西南等"五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重点发展天麻、半夏、石斛、金银花等14种重点中药材栽培种植技术,助推扶贫攻坚。

2009年,贵阳中医学院何顺志教授领衔的"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确定贵州现有中草药资源4802种,使贵州中草药资源种类跃居全国第二位,并且建立了中草药资源数据库,为贵州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学校设立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分中心",将对贵州、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进行中医药传统知识的调查、管理、评价和应用推广等研究与保护工作,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构建保护名录与数据库,为中医药传统知识获得国际法律保护提供现实依据。

学校新近通过审批的"贵州省现代民族药(苗药)协同创新中心",将与澳门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贵州同济堂、贵州百灵等单位构建联合创新体系,进行民族药大品种改造、中药新药研发等深度合作。

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

坚持党的领导,是贵阳中医学院不断发展和取得新成绩的根源。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和行政议事决策制度,党委抓大事、谋全局、管方向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建设扎实推进。2011年,学校党委获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穿于从严治党全过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着力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学校创新发展党员机制,推行推优制、答辩制、公示制等,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学校联系实际,出台《关于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大工程"(春风工程、阳光工程、温暖工程、星光工程、彩虹工程、平安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打造"六先进一满意"创先争优活动品牌,激励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比学赶帮,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按照"一个学院一个特色、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工作思路,学校党委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学校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形成了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连续10年开展"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系列活动,年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2015年"贵州省优秀校园文化活动"评比中,"读经典·诵岐黄"系列活动获一等奖;药学院学生代表队在首届全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中获唯一的团体一等奖。基础医学院代表队在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近年来,学生团队或个人创新作品屡获全国性奖项。

勇夺首届中医药社杯全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冠军。

 

追求卓越 筑梦未来

"发展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之一。"2015年3月2日,在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现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陈敏尔如是说。

陈敏尔指出,在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过程中,贵州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产业,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其中,发展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是贵州的战略选择之一。

2015年5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巩固发挥贵州省苗药特色优势,支持苗药产业加快发展。

大健康,云时代,黔苗药!贵阳中医学院迎来腾飞的春天。

负载了传统与现实的交汇与交融,承受着艰辛与光荣的历史和未来,贵阳中医学院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激情燃烧、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新时代。

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医护员工生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胜利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为"十三五"发展指明方向。"十三五"期间,贵阳中医学院将全面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按照"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不断优化办学结构,凸显办学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化科研改革,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力争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努力建成立足贵州、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中医药大学。

老树根深,枝繁叶茂。"厚德明志,笃学力行"。与时代同声共频,贵阳中医学院人将谱写出新的华章。

贵阳中医学院花溪校区

 

链接

学校师资
全院教职工800余名
国医大师1名
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7名
贵州省名中医38名
首批全国骨伤名医2名
高级职称人员322名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15名
硕士生导师315名
9个师承博导
6个兼职博导

科研成果
贵阳中医学院:获各级各类科研奖项48项
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7个
发表学术论文3217篇
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2项
近五年获批科研项目1406项
教师主编、参编教材158部
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1项
出版专著58部
建成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5个
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7个
承担省级以上专业综合教改项目5个

校史足迹
国务院批准贵阳中医学院成立。
贵阳市中医医院划归贵阳中医学院,更名为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
贵州省商业医院划归贵阳中医学院,更名为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获批为国务院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全国高校第一个学生科协--贵阳中医学院大学生医学科学协会成立。
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骨伤科医师进修基地。
第一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并入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时珍学院成立。
滇黔桂石油技工学校整体移交贵阳中医学院。
被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贵阳中医学院花溪新校区建设项目开工。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药学系、针灸推拿系、骨伤系、护理系、医学人文系、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研究生部分别更名为贵阳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
中药学(民族药学)获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主体由甲秀校区整体搬迁至新建成的花溪大学城校区。
刘尚义教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成为贵州省荣获此项称号第一人。
苗医药学院和中医养生学院成立。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启动。 
 

关闭